- 天津工生所在基于轉錄調控因子的生物傳感器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 來源: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 發表于 2023/2/14
微生物育種技術正朝著自動化、標準化和系統化的方向發展,在短時間內將設計構建獲得大量工程菌種,如何快速、準確地篩選到目標高產菌種是工業菌種迭代的關鍵限速步驟。生物傳感器可將目標化合物的濃度信號轉化為熒光等易于檢測的信號,是菌種高通量篩選的重要工具。基于轉錄調控因子(Transcriptional factor,TF)的生物傳感器被廣泛應用于菌種的高通量篩選和代謝途徑的動態調控。然而,天然TF的傳感性能往往難以滿足實際應用需求,目前主要通過定向進化或理性改造效應物結合域來提高其傳感性能,但由于效應物結合域一般超過200個氨基酸,建庫篩選的難度較大,且突變易改變其效應物響應特異性,因此急需發展更加簡便、有效、通用的TF型生物傳感器設計改造策略。
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鄭平團隊等以原核生物中轉錄調控因子家族——LTTR家族的LysG和BenM為研究對象,通過分子對接、分子動力學模擬和定向進化等技術解析了效應物結合域與DNA結合域間的鉸鏈區的調控功能及其調控機制。研究進一步對僅包含約30個氨基酸的鉸鏈區進行定向進化,可快速獲得響應性能顯著提升的突變體,從而開發了一種TF型生物傳感器設計改造與性能提升的通用策略。該策略應用于堿性氨基酸生物傳感器LysG的改造提升,獲得的LysG突變體在賴氨酸合成關鍵酶的高通量篩選和合成途徑的動態調控中展示出更好的應用效果。
相關研究成果于近日發表在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上。研究工作得到國家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天津市合成生物技術創新能力提升行動、天津市合成生物學海河實驗室顛覆性創新類項目等的支持。
LysG蛋白結構的分子動力學模擬揭示鉸鏈區的調控功能
- 如果本文收錄的圖片文字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24內核實刪除,謝謝!
技術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