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國利用傳感器加快對智能城市的推進
- 來源:賽斯維傳感器網 發表于 2013/11/25
城市的發展需要智能化,自動化,而智能化自動化永遠也離不開傳感器。多年來“智慧城市”并非是一個空虛的概念,它是指在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撐下的城市形態,充分運用信息和通信技術手段,感測、分析、整合城市運行各項關鍵信息,對民生、環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務等各種需求作出智能響應,實現城市的經濟增長、可持續發展以及社會進步。目前,全球不少國家正在推進智慧城市建設,通過對傳感器、GNSS全球定位系統等高新技術的利用,智慧城市建設正成為各國角逐的新賽場。 下面就各個國家對智慧城市的推進做出的一些項目:
在美國 2009年1月28日,剛就任美國總統的奧巴馬會見了作為工商業領袖代表的IBM時任總裁彭明盛。彭明盛正式向奧巴馬政府提出“智慧星球”概念,建議投資建設新一代的智慧型信息基礎設施。同年9月,愛荷華州迪比克市和IBM共同宣布,將建設美國第一個智慧城市。迪比克市風景秀麗,密西西比河貫穿城區,它是美國最為宜居的城市之一。以建設智慧城市為目標,迪比克計劃利用物聯網技術,將城市的所有資源(包括水、電、油、氣、交通、公共服務等)數字化并連接起來,監測、分析和整合各種數據,進而智能化地響應市民的需求并降低城市的能耗和成本,使迪比克市更適合居住和商業發展。 迪比克市的第一步是向所有住戶和商鋪安裝數控水電計量器,其中包含低流量傳感器技術,防止水電泄漏造成的浪費。同時搭建綜合監測平臺,及時對數據進行分析、整合和展示,使整個城市對資源的使用情況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迪比克市向個人和企業公布這些信息,使他們對自己的耗能有更清晰認識,對可持續發展有更多的責任感。
在北歐早在2007年,歐盟就提出并開始實施一系列智慧城市建設目標。歐盟對于智慧城市的評價標準包括智慧經濟、智慧環境、智慧治理、智慧機動性、智慧居住以及智慧人等6個方面。而北歐國家在通過改善交通,促進節能減排方面有值得借鑒的地方。
以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為例,該市在治理交通擁堵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績。具體而言,該市在通往市中心的道路上設置18個路邊監視器,利用射頻識別、激光掃描和自動拍照等技術,實現了對一切車輛的自動識別。借助這些設備,該市在周一至周五6時30分至18時30分之間對進出市中心的車輛收取擁堵稅,從而使交通擁堵水平降低了25%,同時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了40%。
轉載請注明來源:賽斯維傳感器網(www.sensorway.cn)